Chinese – English
馬太福音 19:16-26
(16) 有一個人進前來問耶穌:「老師,我該做甚麼善事才能得永生?」
(17) 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問我關於善的事呢?只有一位是善良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該遵守誡命。」
(18) 他說:「哪些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
(19) 當孝敬父母;又當愛鄰如己。」
(20) 那青年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甚麼呢?」
(21) 耶穌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去變賣你所擁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然後來跟從我。」
(22) 那青年聽見這話,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
(23) 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財主進天國是難的。
(24) 我再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
(25) 門徒聽見這話,就非常驚奇,說:「這樣,誰能得救呢?」
(26) 耶穌看着他們,說:「在人這是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當青年財主憂憂愁愁地離去開時,耶穌告訴祂的門徒,駱駝穿過針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門徒們驚奇,並回應問說,“這樣誰可以得救?!” 耶穌告訴他們,對人來說,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對上帝來說,凡事都能。是的,沒有人可以拯救他自己,也沒有人能夠拯救任何一個人。只有上帝才能拯救。只有祂才能憐憫拯救。沒有人佩得上帝的王國。如果他進入並被允許留下,那只是因為上帝在他身上工作才能賜給他一個適合祂的王國的新心。
當我們明白只有上帝才能使我們成為義時,有多麼美妙我們必須成為一個正義的重擔被解除了! 我現在討論一段以合理的方式宣布人人的救贖。
約翰福音 6:37-40
(37) 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裏來;到我這裏來的,我總不丟棄他。
(38) 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願行,而是要遵行差我來那位的旨意。
(39) 差我來那位的旨意就是:祂所賜給我的,要我一個也不失落,並且在末日使他復活。
(40) 因為我父的旨意是要使每一個見了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
讓我們一行一行地分析這段話:
(37) “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裏來…”
我們在聖經上讀到以下的話:
彼得後書 3:9
(9) 主決不耽延祂的應許,像有些人以為祂是耽延的一樣;其實祂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滅亡,卻願人人都悔改。
我想問的是:如果父願人人都悔改,那麼祂最終不會將人人都賜給祂的兒子嗎?祂不能這樣做嗎?經上有記載:
以賽亞書 59:1
(1) 看哪,耶和華的膀臂並非過短,不能拯救,耳朵並非發沉,不能聽見。
(37, 38) “…到我這裏來的,我總不丟棄他。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願行,而是要遵行差我來那位的旨意。”
如果他帶所有人來,而沒有人被拒絕,而祂的旨意是要拯救人人,那麼怎麼可能會有人滅亡呢?
(39) “差我來那位的旨意就是:祂所賜給我的,要我一個也不失落,並且在末日使他復活。”
有人認為,人有自由意志,他必須選擇相信或者不相信,順從與否。但經上說了什麼?
耶利米書 10:23
(23) 耶和華啊,我知道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腳步。和:
羅馬書 3:10-12
(10) 正如經上所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11) 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
(12) 人人都偏離了正道,一同變成污穢;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當上帝說沒有人尋求祂時,何以有誰能相信上帝呢? 聖經明確地教導說,人是罪的奴僕,但藉著上帝的恩典。如果上帝不解救他們,他們怎麼能自己作出選擇呢? 奴隸有什麼權力贖回他自己呢? 你說,“他只需要去選擇。”但經上清楚表明他不會選擇,一點也不。因此,除非他被賜給了一顆新心,否則他無法得救。即使是福音傳道人也不能拯救任何人。所以現在我們讀到:
以賽亞書 59:16
(16) 祂見無人,竟無一人代求,甚為詫異,就用自己的膀臂拯救祂,以公義扶持祂。
腓立比書 2:13
(13) 因為是神在你們心裏運行,使你們又立志又實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
(40) 因為我父的旨意是要使每一個見了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
如果沒有被賜予信心,有誰能相信祂?經文在這件事上也很清楚:
以弗所書 2:8-10
(8)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而是神所賜的;
(9) 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10) 我們是祂所造之物,在基督耶穌裏創造的,為要使我們行善,就是神早已預備好要我們做的。
大衛,一個合上帝心意的人,承認他在罪孽裡生的,在母胎時就形成罪孽,或作惡的和叛逆的 (詩篇51:5)。確實地,叛逆和作惡的人不尋求善或義。我們這裡不是在說矛盾的話。
大數人掃羅領導了對聖徒的嚴厲迫害,企圖摧毀所有相信主耶穌基督的人。他向上帝喊叫拯救他嗎?一點也沒有!他得救了,因為上帝決定要這樣做。如果上帝不願意任何人滅亡,而人人都悔改,那麼祂會不會像在掃羅那樣干涉每一個生命?當然會!正如經上有記載:
哥林多前書 15:22-23
(22) 在亞當裏眾人都死了;同樣,在基督裏眾人也都要復活。
(23) 但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復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然後在祂來的時候,是那些屬於基督的。
而關於他自己,掃羅(保羅)寫道,他被發出作為每個人將要到來他們的恩典的一個榜樣:
提摩太前書 1:15-16
(15) 這話可信,值得完全接受:「基督耶穌到世上來是要拯救罪人」,而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
(16) 然而,我蒙了憐憫,好讓基督耶穌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祂完全的忍耐,給後來信祂得永生的人做榜樣。
毫無疑問,並非人人在任何時候都是屬於基督的。在我被得救之前,我不是屬於基督的。祂來了,我在那裡,我不是祂的。然後祂救了我。現在祂來了,我與祂同在,因為我是祂的。這個過程將繼續為每個人,直到人人都活過來,正如經文毫不含糊地宣稱的那樣。
在此期間,那些基督的人傳講好消息,警告人人悔改。在任何時候,藉著上帝的恩典,有些人有耳可聽見以及有心可回應,但大多數人不會。在每個時代和世界,都是一樣的。這會一直持續到上帝使每一個人與祂自己和好了。正如經上有記載:
歌羅西書 1:20
(20) 藉着祂,神使萬有與自己和好,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藉着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促成了和平。
雖然希望對每個和所有的人都暫時消失,但每個人總會有一個時機這個希望會恢復,永遠不會再被撤銷,無論是在今生還是在未來的世界裡。因此,如果我們知道總有一天會有一個肯定的希望,即使沒有希望,我們可以希望。考慮到所有人都必須有一種希望,否則他們都會絕望,這是人們常常自己不認識的希望。憑藉人正是的持續存在,這個希望就在那裡。上帝是不正義的嗎?祂會應許在人們本性上不會實現的情況下,抱有希望嗎?不,祂為自己創造了人,並將完成祂的工作完美。祂凡事都做的很好。
羅馬書 8:20-21
(20) 因為被造之物屈從在虛妄之下,並不是出於自願,而是出於使它屈從的那一位;
(21) 被造之物自己也盼望著從使之衰朽的奴役中得到釋放,歸入神兒女榮耀的自由。
好消息是基督死去,並沒有為任何人而白死,就是為了完成父在天上的完美旨意而死,要贖回全人類,就是按照祂的形象被造的人。如果我們的意志沒有得到完成,我們任何人都能真正滿足並滿意嗎?我不這麼認為。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的,我認為這同樣適用於祂。因此,根據經文的見證,根據合理的理由,我的結論是,上帝不會滿足直到祂完成了祂美意。我相信創造和完美的終結需要完全實現。我們稱之為樂園。這是我們的命運,即使需要通過地獄才能到達那裡。地獄和死亡,經上有記載,都將被廢除。如果是這樣,誰何以永遠被關押在那裡呢?沒有地獄,我們復原; 沒有死亡,我們活著!我們活著是因為唯一的那個為我們捨命,而祂是我們的生命。
維克多‧哈維克
Related posts:
Aceasta este o lume plină de creștinism fals, plină de minciuni presupuse a fi adevăruri, înșelând aproape toata lumea, predicându-se de către cei bogați, celebri și respectați oameni, precum si prefăcuți. Aproape toți cei care mărturisesc credința în Domnul Isus Cristos sunt, de fapt, înșelați, onorând și promovâmd lucrările oamenilor, căile firii, cărările asupritorului (Psalmii 17:4), dar în tot acest timp ei cred că sunt credincioși adevărați. Uh-uh.
Jesucristo no citó las Escrituras porque Moisés y los profetas las escribieron, o porque eran reverenciadas por los judíos, o porque fueron el fundamento del judaísmo, o porque los hombres decían que eran santas, o porque fueron escritos de manera formal o con un lenguaje religioso impresionante, o porque vinieron en la forma de un libro especialmente encuadernado y elaborado, ni por muchas otras razones. Él citó las Escrituras porque sabía la Verdad espiritual e intrínsecamente santa de las mismas. No sólo tenían sentido o reflejaban con precisión la doctrina religiosa preferida; ellas expresaban la Verdad infalible.
Los Frutos de Madurez en Cristo